您好!欢迎您访问江苏万博弘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!
地方钢企对“限产令”新要求似乎视而不见
发布者:江苏万博弘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09/5/27 阅读:1420次
地方钢企对“限产令”新要求似乎视而不见
一纸由北京发出的“紧急钢铁限产令”,真正听命的似乎只有几家央企,在钢铁产能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地方钢铁企业,对“限产令”似乎置若罔闻。 <BR> 截至本报发稿时止,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发布的《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》已超过一周,但在河北这样的钢铁大省,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“炼钢”景象。 <BR> GDP增长的重压之下,这纸发自北京的钢铁限产令,正显…
一纸由北京发出的“紧急钢铁限产令”,真正听命的似乎只有几家央企,在钢铁产能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地方钢铁企业,对“限产令”似乎置若罔闻。
截至本报发稿时止,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发布的《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》已超过一周,但在河北这样的钢铁大省,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“炼钢”景象。
GDP增长的重压之下,这纸发自北京的钢铁限产令,正显得有些苍白与尴尬,而围绕着一纸限产令而展开的,却是又一场央企和地方、民营钢企的利益争夺战。
地方钢企“不听话”
“钢铁限产令”真正希望限制的“产能”,似乎并不听命于工业和信息化部。
“我们没有接到相关政府的通知,我们限产与否是根据市场来决定的,而不是什么行政命令。”张敬业对记者说,他是一家河北平山某民营钢厂的副总经理。现在,他钢厂的各条生产线都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,而一周之前,他们刚刚收到了来自四川绵阳催要螺纹钢的消息。与此同时,这家钢企订购的铁矿石也已经到达天津港,这家中型钢企,一点也没有要“限产”的意思。
这家钢企并非个案,在“大上项目”的年代,地方所属的钢铁企业绝大多数都在开足马力生产。记者了解到,河北钢铁集团下属的宣钢集团,由于其主要生产产品为建筑钢材,其生产线一直处在满负荷的运转状态,直至“限产令”已经发出一周之后,这种“高强度”的生产仍在进行。
“从春节过后,我们的生产线就没有停止过,基本上是足额生产。”宣钢集团市场部的赵星对记者如是说。
对于如是现状,就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内部官员也感到有几分无奈。在回答记者关于限产令的询问时,该部产业政策司一位处长对记者透露,目前所有中央直属钢企都已经接到了这份通知,但地方所属的钢铁企业是否也收到了这份限产令,他不得而知。
“这则通报没有出现指令性的限产和具体的限产指标,这更多的是表明政府对目前钢铁市场的一种态度,也是对外发出一种信号。至于限产与否全靠企业自觉和各地政府督促。”他说。
央企“意外得利”?
“限产令”当前,央企表现得远比地方所属的钢企要“听话”得多,“我们已经接到通知了,事实上我们早就施行限产了。”上海宝钢集团办公室主任宋宾对本报记者表示。
他告诉记者,目前央企的这些钢铁集团都处于限产状态,限产比例为10%~20%,其中,按照他所掌握的情况,“武钢限产20%,宝钢和鞍钢等集团都限产在10%~20%之间。”
宋宾告诉记者,央企是绝对听话的,更重要的是,这则“限产令”明显是有意打压中小钢铁企业,打压落后产能,这位中央所属大型钢铁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并不讳言,对于以生产高精尖为主的各大央企钢铁集团来说,无疑是利好。
记者了解到,自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来,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纷纷上马,对于建筑用“粗钢”的需求也一路抬升。“我的钢铁网”的统计预测口径显示,2009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5%左右,那么,粗钢消费量将达到47497万吨,与上年同比增加2337万吨,全年增幅预计为5.2%。
顺应这样的大势,中央钢企亦有方向调整。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就表示,将通过重组兼并等一系列手段,力争在2010年形成5000万吨的粗钢生产能力。显然,在各大钢企的心目中,未来2~3年,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高潮期,以建筑钢材为主的粗钢,仍会保持强劲的需求增长,扩大这部分的市场占有率,毫无疑问,意味着不小的收益。
相比之下,世界各国粗钢市场比例都较中国更为“集中”。以韩国为例,韩国浦项制铁粗钢产量占比高达63.58%,日本通过企业重组JFE、新日铁、住友金属、神户制钢前四位钢铁生产厂家的钢产量约占日本钢产量的70%以上 ,央企自然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被又一次书写。
难解结构困境
很明显,限产令是有意淘汰落后的产能,无疑,中小钢铁企业就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。
然而,在河北钢铁协会会长宋继军看来,此轮经济危机中,表现更胜一筹的正是那些落后产能的中小钢铁企业。
“钢铁企业讲究‘板带比’,这是一个钢铁企业产品品位的象征。像宝钢的板带比就很高,但是此轮经济危机中,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主要惠及的是和基建有关的建筑长材,而不是高尖端的板带。”宋继军表示。
宋继军认为,过去几年,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盲目追求所谓“高附加值产品”产能,期望通过提高“板带比”改善钢铁产品结构,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全球竞争力,然而,大中型钢企在相互攀比着“板带比”快速提升的同时,却忽视了需求总量的萎缩和需求结构的变化。
资料显示,2009年1-3月份螺纹钢产量同比增长21%,线材产量同比增长8.2%,中小型材产量同比增长21.4%,显示出较高增速。随着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开工,4月以来长材库存快速下降,螺纹钢、线材价格也逐步上涨。
昔日的“高附加值”产品变为了今天的“高负加值”产品。2009年第一季度,以板管为主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达33亿元,而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超过15亿元,绝大部分盈利来自生产长材为主的中小企业。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——目前高附加值产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:长材需求较旺、产需基本持平,板材需求严重不足、产量需要严控。
从这一角度出发,短期内限产令对“板带比”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作用实在有限,而所谓“板带比”即是钢材产品中高端产品的板材和带材占钢材产量的比重,按照业界通行标准,钢材的“板带比”处于下降的趋势,表明品种结构矛盾依然突出。
截至本报发稿时止,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发布的《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》已超过一周,但在河北这样的钢铁大省,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“炼钢”景象。
GDP增长的重压之下,这纸发自北京的钢铁限产令,正显得有些苍白与尴尬,而围绕着一纸限产令而展开的,却是又一场央企和地方、民营钢企的利益争夺战。
地方钢企“不听话”
“钢铁限产令”真正希望限制的“产能”,似乎并不听命于工业和信息化部。
“我们没有接到相关政府的通知,我们限产与否是根据市场来决定的,而不是什么行政命令。”张敬业对记者说,他是一家河北平山某民营钢厂的副总经理。现在,他钢厂的各条生产线都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,而一周之前,他们刚刚收到了来自四川绵阳催要螺纹钢的消息。与此同时,这家钢企订购的铁矿石也已经到达天津港,这家中型钢企,一点也没有要“限产”的意思。
这家钢企并非个案,在“大上项目”的年代,地方所属的钢铁企业绝大多数都在开足马力生产。记者了解到,河北钢铁集团下属的宣钢集团,由于其主要生产产品为建筑钢材,其生产线一直处在满负荷的运转状态,直至“限产令”已经发出一周之后,这种“高强度”的生产仍在进行。
“从春节过后,我们的生产线就没有停止过,基本上是足额生产。”宣钢集团市场部的赵星对记者如是说。
对于如是现状,就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内部官员也感到有几分无奈。在回答记者关于限产令的询问时,该部产业政策司一位处长对记者透露,目前所有中央直属钢企都已经接到了这份通知,但地方所属的钢铁企业是否也收到了这份限产令,他不得而知。
“这则通报没有出现指令性的限产和具体的限产指标,这更多的是表明政府对目前钢铁市场的一种态度,也是对外发出一种信号。至于限产与否全靠企业自觉和各地政府督促。”他说。
央企“意外得利”?
“限产令”当前,央企表现得远比地方所属的钢企要“听话”得多,“我们已经接到通知了,事实上我们早就施行限产了。”上海宝钢集团办公室主任宋宾对本报记者表示。
他告诉记者,目前央企的这些钢铁集团都处于限产状态,限产比例为10%~20%,其中,按照他所掌握的情况,“武钢限产20%,宝钢和鞍钢等集团都限产在10%~20%之间。”
宋宾告诉记者,央企是绝对听话的,更重要的是,这则“限产令”明显是有意打压中小钢铁企业,打压落后产能,这位中央所属大型钢铁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并不讳言,对于以生产高精尖为主的各大央企钢铁集团来说,无疑是利好。
记者了解到,自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来,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纷纷上马,对于建筑用“粗钢”的需求也一路抬升。“我的钢铁网”的统计预测口径显示,2009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5%左右,那么,粗钢消费量将达到47497万吨,与上年同比增加2337万吨,全年增幅预计为5.2%。
顺应这样的大势,中央钢企亦有方向调整。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就表示,将通过重组兼并等一系列手段,力争在2010年形成5000万吨的粗钢生产能力。显然,在各大钢企的心目中,未来2~3年,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高潮期,以建筑钢材为主的粗钢,仍会保持强劲的需求增长,扩大这部分的市场占有率,毫无疑问,意味着不小的收益。
相比之下,世界各国粗钢市场比例都较中国更为“集中”。以韩国为例,韩国浦项制铁粗钢产量占比高达63.58%,日本通过企业重组JFE、新日铁、住友金属、神户制钢前四位钢铁生产厂家的钢产量约占日本钢产量的70%以上 ,央企自然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被又一次书写。
难解结构困境
很明显,限产令是有意淘汰落后的产能,无疑,中小钢铁企业就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。
然而,在河北钢铁协会会长宋继军看来,此轮经济危机中,表现更胜一筹的正是那些落后产能的中小钢铁企业。
“钢铁企业讲究‘板带比’,这是一个钢铁企业产品品位的象征。像宝钢的板带比就很高,但是此轮经济危机中,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主要惠及的是和基建有关的建筑长材,而不是高尖端的板带。”宋继军表示。
宋继军认为,过去几年,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盲目追求所谓“高附加值产品”产能,期望通过提高“板带比”改善钢铁产品结构,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全球竞争力,然而,大中型钢企在相互攀比着“板带比”快速提升的同时,却忽视了需求总量的萎缩和需求结构的变化。
资料显示,2009年1-3月份螺纹钢产量同比增长21%,线材产量同比增长8.2%,中小型材产量同比增长21.4%,显示出较高增速。随着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开工,4月以来长材库存快速下降,螺纹钢、线材价格也逐步上涨。
昔日的“高附加值”产品变为了今天的“高负加值”产品。2009年第一季度,以板管为主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达33亿元,而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超过15亿元,绝大部分盈利来自生产长材为主的中小企业。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——目前高附加值产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:长材需求较旺、产需基本持平,板材需求严重不足、产量需要严控。
从这一角度出发,短期内限产令对“板带比”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作用实在有限,而所谓“板带比”即是钢材产品中高端产品的板材和带材占钢材产量的比重,按照业界通行标准,钢材的“板带比”处于下降的趋势,表明品种结构矛盾依然突出。
|